原标题:豪掷几十亿为员工建房子!网友表示受到一万点伤害:都是别人家的企业… 最近几年,随着房价的上涨,房子在人们心里的分量也越来越重,现在,很多人在找工作时都会考虑房子的问题。而如何解决住房问题,留住人才,也成了很多企业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为此他们想出了各种办法,做出了许多尝试。 在北京郊区一个物流园的仓库里,于建凯正在忙着包装快递。于建凯是苏宁物流公司小件仓储运营部的一名管理员,2017年7月大学毕业后,来到北京找到了这份工作,成为了一名“北漂”。面对北京的房价,他和家人未来还是打算回老家。 付成波是这个物流园的运营部经理,已经在北京打拼了十二年。2009年,因为买不起北京的房子,他不得不在河北购置了房产,把家人也从陕西老家接了过来。由于工作地点离家有将近三个小时的车程,他也选择了住在公司的员工宿舍,家里的大事小事都要靠妻子和父母张罗,时间长了,心里会有点心酸。 和付成波一样,公司里大部分员工都面临着没有房子的困境,不得不蜗居在员工宿舍里。有四五个和他同时进入公司的同事,都是因为长期和家人分居,在北京很难解决住房问题,选择了离职回老家。我国《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明确要求:工业项目所需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工业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 按照这个规定,付成波工作的这个物流园目前自建的员工宿舍不仅面积小,数量少,而且因为是属于园区的配套设施,公司和个人都没有产权。付成波不想总是住在宿舍里,看着物流园周围的一幢幢商品房拔地而起,他也盼望着有一天能在这里买套房,把家安在北京。但他自己觉得在北京买房的可能性不大。 根据北京市住建委成交数据显示,2017年北京市商品房每平米的成交均价为42987元。而作为一个运营部经理,付成波每个月的工资一万元左右,而即使是这样的收入水平,在北京想要购置一套80平米的房子,需要付成波不吃不喝将近30年才能买得起,对他而言,显然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在距离北京1000公里之外的南京物流基地工作的刘坤亮幸运很多。一年前,刘坤亮和做客服的妻子,在物流基地配套的生活区,申请到了公司一套两居室的公寓。按照公司要求,只要是在物流基地工作的员工都可以申请公寓,成家有孩子的会优先安排。这套公寓空调、电视、热水器等家电一应俱全,每个月只需要支付800元的房租,而在同地段的商品房租金每个月需要支付2000多元。有了安身之所,刘坤亮把母亲和两个孩子也从安徽老家接了过来。 |